电话
24小时服务热线

400-005-0061

地址

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火车站铁路南道口东侧
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您现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做强农业品牌难在哪?应该如何来做?

从过去的吃得饱,到如今的吃得好,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,让农产品逐步迈入品牌时代。农业现代化是关键,品牌创新更是重要的抓手。


如果要列举几种农业品牌,不少人可能会想到五常大米、洛川苹果、西湖龙井、赣南脐橙······


确实,这些农业品牌如一颗颗明珠,调动着消费者的味蕾,散发着中华农业文明的魅力。不过,农业品牌建设还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痛点。


痛点一


不缺好产品,但缺好品牌。


猕猴桃产自中国,据记载为李时珍命名。百年前,两棵种苗被西方传教士带到了新西兰,经过培育,成为“奇异果”。如今,我国的猕猴桃种质资源不可谓不丰富,从科研示范到田间种植,红心、黄心、蓝心等,品种应有尽有。


但进口的奇异果论个卖,我国的猕猴桃论斤卖,症结就在于品牌的打造。


好品牌的标识意味着稳定标准化的品质。拿奇异果来说,讲究单果的重量、硬度,讲究VC含量、酸甜度,符合标准的才叫奇异果。


痛点二


有了好品牌,但没有保护好。


与工业品牌不同,农业品牌大多是地理标志产品,作为整体呈现在人们面前,称为区域公用品牌。


一些本来具有优势的公用品牌,由于保护机制不健全,无法持续保持影响力。一些企业躺在区域公用品牌的伞下“睡大觉”,即便是金字招牌也难免被透支。


一些知名农业品牌成为假冒伪劣侵蚀的重灾区,特别是区域公用品牌监管严重滞后,严重阻碍了公用品牌的发展。“天下大米假五常”就道出了五常大米近年受到大量假冒产品冲击的现实。


总体看,当前我国农业还是产品多、品牌少,普通品牌多、知名品牌少,地方性区域性品牌多、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少。


我们有很多特色农产品,粮食、蔬菜、水果、肉类、水产品产量都是世界第一,但有名品没名牌,不少优质农产品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在国际竞争中始终矮人一头。


有传统出口优势的农产品,在国际上占据的也不是高端市场。农业品牌杂而不亮,是我国农业产业大而不强的集中体现。


痛点的背后


一是品牌意识不够。不少市场主体认为有商标就是品牌,混淆了品牌和商标的区别,还有“重生产,轻品牌”的思维;


二是做好品牌的动力不强。各地对申报、推广公用品牌不够重视,对其监督、管理滞后,缺乏相应的授权机制,出现了泛用、滥用问题;


三是品牌结构不优。初加工产品品牌多,精深加工、流通产品的品牌少。以茶为例,世界上最好的茶种几乎都在中国,而英国几乎不产茶,却打造了立顿这一世界最赚钱的茶叶流通品牌。千家茶企不敌一家立顿,症结就在于品牌结构。


如何打造农业品牌?


1、与优势区相结合,打造区域公用品牌。


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特色农业的“地域名片”,五常大米、西湖龙井等一大批特色鲜明、质量过硬的农业品牌,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推进区域品牌创建,要立足资源优势,突出产业特点,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,以品牌为纽带对接产需,实现优势优质、优质优价。


2、与安全绿色相结合,打造产品品牌。


安全、优质、绿色应该成为农业品牌的“身份证”,成为农业品牌最闪亮的名片。创建产品品牌,要立足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绿色生产体系,将绿水青山、绿色产品融入品牌价值,把植五谷、饲六畜、渔樵耕读与“小而美”的生态特色相结合,打造成“金字招牌”。


3、与原料基地相结合,打造企业品牌。


农业企业是农产品原料的主要需求方,也是品牌创建的受益方,应积极培育品牌文化,充分发挥自身组织化、产业化优势,与原料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,积极主动创建自己的企业品牌。要通过专用原料基地建设,大力扶持经济效益好、带动作用大的企业,打造一批国际领先的“主力部队”。


当前,发展品牌农业正逢其时。我国独特的自然环境、种养方式和农耕文明,形成了品类丰富的优质农业资源,这是品牌强农的资源富矿。


很多地方的品牌意识也明显提高,海南每年设立1亿元品牌农业发展专项资金;江西挖掘一批“贡字号”品牌,讲好历代进贡农产品故事。从“吃饭农业”到品牌农业的号角已经吹响。未来10年将是中国农业品牌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,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农业品牌闪亮登场,向世界展示中国农业的力量。


SUIHUA HENGRUI RICE INDUSTRY CO., LTD